【广州日报】驰援日记:病人主动当“助手”,我们的心被治愈了

2020-02-09
记录者:广东支援湖北武汉疫情防控医疗队队员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感染科护士李美平


在汉口医院,我们在全力治疗病人的同时,也被他们“治愈”了。

2月3日

今天我照常去病房给病人输液。

来到一位阿姨的床旁,我准备为她输丙种球蛋白。由于这里的输液网套太少,我们只能选择用瓶身上的挂带作为临时网套,但是它粘的特别紧,加上我们戴着几层手套,拨开挂带实在太困难,我只能用棉签的尾端慢慢挑开挂袋……这时,这位病人阿姨很热心地对我说“小姑娘,我来给你拆。”

说话间她立刻动起手来,四瓶丙球很快都挂了上去……我很感激地说了声“谢谢您!”

没想到,她回答:“不用谢我,是我们谢谢你才对!你们都是父母的心头肉,冒着这么大的危险来这里帮助我们,她们该有多担心……我们谢谢你!”

听完这句话,我又感动又欣慰,情不自禁地笑了。


2月4日 

今天除了输液、接瓶,还要给吸氧的病人更换氧气筒。

由于整个病区很多大部分人都是鼻导管加面罩吸氧,都是双氧筒同时使用,所以氧气消耗的很快,我们要经常更换氧筒,这可是力气活。

没想到,一位来陪病人的阿叔主动帮我们一起运送氧气筒。运到目的地后,我们很感激地对他说:“谢谢您,辛苦了!”  

他却说:“你们才辛苦了!这么忙还要每天不停的搬这么重的东西,你们辛苦了!”顿时我觉得心里暖暖的,觉得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!  

2月5日  

今天上的是16:00-20:00的班。派发晚饭的时候突然想起47床的阿姨没有家属,而且带着无创呼吸机,她自己无法吃饭。我连忙过去问阿姨现在饿不饿。

阿姨盯着我说“我饿,我想吃饭……”刚好她的管床医生过来查房,我们便决定给她暂时取下无创呼吸机面罩,持续高流量双鼻导管吸氧,医生在床边观察着病情变化,我给病人喂饭,看她能不能耐受。

庆幸的是,这种操作可以维持一段时间。但是,她吃得很辛苦。我们想起护士站还有备用的安素粉,于是医生留在床旁看护病人,我飞快的跑去护士站,却发现没有碗也没有温水。没办法,我只能用一个一次性的类似碗的东西装上安素粉。回到病人床旁,我向隔壁床的阿叔借了点温开水,冲好后用吸管喂阿姨喝了下去,随后又给她喂了点牛奶。

整个过程中阿姨的血氧都还可以,我们也就放心了。阿姨很激动地说:“我吃饱了!谢谢,谢谢你们!”我的心里瞬间百感交集。

自从我们来到武汉,在这儿上班开始,每天都发生着很多让我们感动的事情。领导们的关心,兄弟姐妹以及家人的每日问候,后勤人员的无私奉献,队友们的相互鼓励相互帮助……除此以外,还有病人及家属纯朴又真挚的感谢,每一次都如春雷,撞击着我的心灵,如暖流般温暖着我们疲惫的身体。  

真的很感谢所有关心我们的人,我想说:“谢谢大家!我们的国家一定能尽快战胜疫情!我们一起努力!”


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马延召、梁嘉韵、彭福祥、何旭鹏

报道链接:https://www.gzdaily.cn/amucsite/pad/index.html?from=groupmessage&isappinstalled=0#/detail/1147669?site4

2020-02-06